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我与北京世妇会 | 我们可以带来改变,让世界变得更好

2025-04-19 18:24:21来源:中国妇女报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下简称北京世妇会)在北京召开,非常幸运我能够作为3万多名公民社会活动家和1.7万名代表之一参加此次会议,这次全球性妇女盛会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妇女代表为女性权利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最终确定了以“平等、发展与和平”为主线的《北京宣言》和详细阐述妇女发展12个重大关切领域的《行动纲领》。

口述人:尼亚拉扎伊·贡邦兹万达

整理人:王博言

争取妇女权益保障之旅

对于全世界女性来说,北京世妇会曾经是、现在仍然是一段实现她们期望的旅程。妇女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妇女和女童希望得到平等对待。

30年前的北京之旅超越了会议本身的意义,来自世界各地、文化背景各异的妇女代表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北京,通过头脑风暴与思维碰撞为妇女权益保障赋予了落地的空间与奋斗的方向。会议期间,我见到了来自欧洲、亚洲及加勒比海等不同地区的妇女代表。尽管我们长相不同、语言不同,但争取妇女权益保障的共同目标将我们凝聚在一起。这次会议后,全球各地的女性行动了起来,新的妇女组织不断出现。

经济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妇女运动开展的基础和目的。一方面,妇女权益保障运动的开展依赖于经济活动;另一方面,经济上的平等是妇女运动的诉求之一。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该国的女性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接受教育是妇女增强获取经济权利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女性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就意味着她有能力参与决策,进而影响经济活动。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女性都面临着不公正的待遇。仅在一百年前,许多国家的妇女还没有投票权。一系列妇女解放运动的努力使得当今妇女获得了比过去多得多的权利。面对如今仍然存在的反对声和质疑声,我们应该鼓励妇女勇敢为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发声,正如我们30年前在北京所做的那样。女性需要平等的话语权,需要一个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平台来反驳那些偏见。

保卫儿童权利的事业

儿童权利保护是我长期以来的关注重点之一。哪怕是在21世纪的今天,童婚现象仍然存在于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童婚、早婚和强迫婚姻等现象涉及家庭贫困、暴力侵害妇女、传统文化和宗教禁忌,以及性别歧视等种种因素。

在我看来,凭借国际社会和各国的通力合作,我们可以在一代之内消除童婚。自2014年就任非洲联盟首位消除童婚亲善大使以来,我一直在尽最大可能为儿童的权利奔走。

在此,我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采取措施,为儿童权利保护事业提供政治、财政和技术支持。通过立法规定结婚年龄与成人年龄保持一致;便于出生和婚姻等事宜的民事登记;增加女童教育的相关投资;强化青年女性领导能力等方式推进妇女儿童权利保护事业发展。

长期的工作也给我留下了宝贵的回忆。2018年3月,我主持了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62届会议。其间,来自全世界600多个民间社会组织和170个会员国的430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委员会。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讨论如何才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不让农村地区的妇女或女童掉队。我与时任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努卡共同发起终止儿童早婚和女性割礼的倡议。我们相信这一系列工作为非盟2023年制定《非盟关于暴力侵害妇女和女童公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非洲地区妇女和儿童权利发展事业作出了贡献。

我持续关注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妇女和儿童权利的事业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十年。在这段相当漫长的岁月中,我常常会想起年轻时参加北京世妇会的经历,我很荣幸可以得到这样一次机会参与这场国际盛会,与世界各地的妇女代表一道探讨妇女权利事业的未来发展。我从一位备受激励的探索者成长为妇女和儿童权利事业进步的推动者之一。如今,世界妇女仍面临不公正的待遇问题,儿童保护事业也还有上升空间。我相信,通过个人和集体的努力,我们可以带来改变,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