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首页>国际交流

乌英格在“2025·亚洲人权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25-04-18 12:12:28来源:本网综合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蒙古国家委员会前秘书长,蒙古国法律发展和改革研究中心主席乌英格在“2025·亚洲人权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图片来源: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

“2025·亚洲人权论坛”19日在西南政法大学开幕,来自中国、日本、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近60位人权专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聚焦“科技与人权”主题,探讨如何推动亚洲国家在科技人权领域的合作与创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蒙古国家委员会前秘书长,蒙古国法律发展和改革研究中心主席乌英格在开幕式上致辞。

“2025·亚洲人权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蒙古国家委员会前秘书长,蒙古国法律发展和改革研究中心主席 乌英格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重庆市,共同探讨数字时代的人权保障这一重要议题。作为蒙古国代表,我愿分享蒙古国在数字技术与人权协调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互联网已不仅仅是工具,而是重塑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乃至人权保障方式的关键力量。它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挑战。如何引导技术向善,使其真正服务于人的尊严与自由,是我们必须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互联网技术为人权进步带来巨大机遇

首先,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信息自由与表达自由。社交媒体、新闻平台和开放网络让每个人都能发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使边缘化群体得以表达诉求。从社会运动到公益倡导,数字技术放大了公民参与的力量,推动社会向更公平、更包容的方向发展。

其次,互联网推动了教育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的普惠化。在线教育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获取优质资源,远程医疗让病患跨越地理限制获得诊疗,数字金融让弱势群体享受更便捷的经济服务。这些进步显著减少了不平等,赋予更多人发展的机会。

此外,互联网还强化了政府透明度和公众监督。开放数据、电子政务和网络问政让权力运行更加阳光,公民可以更有效地参与公共事务,推动问责与法治。

二、互联网技术对人权的挑战不容忽视

隐私权与数据安全面临严峻威胁。大规模监控、数据滥用和算法歧视正在侵蚀个人自由。从商业公司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到政府利用技术进行社会控制,如何在数字时代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已成为紧迫议题。

此外,网络暴力、虚假信息和算法偏见也在损害社会公正。社交媒体上的仇恨言论针对少数群体,自动化决策可能固化歧视,而深度伪造技术甚至可能扭曲真相,威胁民主进程。

三、携手构建以人权为本的数字未来

面对这些挑战,国际社会必须共同行动。我们应推动包容性数字政策,确保技术发展惠及所有人,特别是弱势群体;加强数据保护与隐私立法,防止技术滥用;倡导伦理人工智能,减少算法偏见;并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全球数字治理框架,使互联网成为促进人权而非侵害人权的工具。

技术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运用它。让我们以人权为指引,共同塑造一个更加公平、自由、包容的数字世界。

数字权利已成为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技术服务于人、发展造福于全世界人民的数字文明新时代!

谢谢大家!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