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领域唯一专业网站
首页>要闻>评论

性别平等意识与冰雪运动发展的双向推动

2025-02-12 15:29:55来源:中国妇女报作者:杨珍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2月7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近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开幕。此次亚冬会中国代表团共170名运动员,男女各85人,首次实现性别比例完全平衡。这体现了中国在冰雪运动中推动性别平等的实践。女性运动员的优异表现通过赛事转播传递了女性力量。此次亚冬会将性别平等意识融入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内核,既是对体育运动促进性别平等承诺的延续,也为亚洲的包容性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盛大开幕。作为继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国际冰雪盛会,本届亚冬会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亚洲女性展现冰雪运动潜力的窗口,延续了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效应,通过赛事示范和政策引导,进一步推动女性冰雪运动人口持续增长。赛会除了关注体育明星的偶像效应,也为广大群众展示出了普通女性的冰雪体验,传递出“冷冰雪”背后的“热力量”。

  亚洲女性参与冰雪运动的竞技突破

  本届亚冬会共有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余名运动员参赛,成为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女性运动员的广泛参与是重要推动力。亚冬会首次增设了滑雪登山项目,吸引了柬埔寨、沙特等非传统冰雪国家女性运动员参与,扩大了亚洲女性在冬季运动中的覆盖面。亚冬会不仅是竞技舞台,也是促进亚洲国家间交流的桥梁。运动员的参与成为跨文化交流的纽带,而女性在这一过程中的亲和力与沟通能力尤为重要。

  本届赛事设6个大项、64个小项,所有大项均分设男子、女子项目,并新增混合双人冰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双人同步等混合项目。滑雪登山作为新增项目,也分设男子、女子短距离及团体赛,进一步拓宽了女性运动员的竞技领域。例如,柬埔寨和沙特阿拉伯首次派团参赛,菲律宾冰壶队中有女性成员参赛,沙特阿拉伯也派出了女性高山滑雪选手,体现了女性在跨地域、跨文化冰雪运动中的积极性,体现了冰雪运动在传统非冰雪国家的普及与女性参与度的提升。中国代表团中首次参赛的广东女子冰球队运动员也体现了地域与性别的双重突破。

  促进性别平等承诺的再次推进

  北京冬奥会的《促进性别平等承诺》包括保障女性平等参赛、同工同酬、领导岗位性别平衡等措施,强调通过教育计划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性别平等。此次亚冬会中国代表团共170名运动员,男女各85人,首次实现性别比例完全平衡。这体现了中国在冰雪运动中推动性别平等的实践。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打破传统,首次由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宁忠岩与女子滑雪运动员刘梦婷共同担任旗手。不仅展现了男女运动员的平等地位,也通过高曝光度的仪式传递了性别平等的理念。

  亚冬会通过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计划,鼓励男女学生平等参与冰雪运动,这种基层推广为未来女性平等参与体育运动奠定了更好的基础。通过深化“体教融合”推动冰雪校园特色体育项目提升学生体质,搭建“冰雪运动促进健康服务平台”辐射社区,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参与冰雪运动的机会。

  此次哈尔滨亚冬会是中国第三次主办亚冬会,其组织框架借鉴了北京冬奥会的性别平等政策,进一步促进女性在体育领域的全面发展。主办城市哈尔滨市妇联发起倡议,号召全市妇女“立足岗位做先锋”,积极参与亚冬会志愿服务,展现文明风采与专业技能,为办赛提供多语种服务、维护城市形象,并通过冰雪运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这一倡议被亚冬会组委会采纳,凸显女性在赛事保障中的“半边天”作用,多维度展现了女性在冰雪运动中的力量与价值。这不仅呼应了奥林匹克精神中“更团结”的追求,也为亚洲社会的性别平等与包容性发展提供了鲜活案例。

  冰雪运动普及的女性力量展示

  2025年第九届哈尔滨亚冬会不仅是一场冰雪运动的盛会,更通过多元化的女性视角展现了性别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实践,性别平等意识在赛事文化中得到了多维度体现。

  女性运动员的优异表现通过赛事转播传递了女性力量。中国女性运动员如杨扬、徐梦桃、张虹等在冰雪运动中的卓越表现,也为亚冬会树立了榜样,激励更多女性挑战自我,打破刻板印象。

  冬奥遗产带动了中国冰雪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而亚冬会将进一步推动不同地区的女性积极参与冰雪运动。中国南方地区新建室内冰雪场馆,为女性提供了更多参与机会。广东省的24家滑冰场就是中国南方女性通过室内场馆接触冰雪的典型案例。亚冬会场馆赛后将向公众开放,结合“5分钟、15分钟、30分钟三级健身圈”规划,降低普通女性参与冰雪运动的门槛,促进日常健身与冰雪文化结合。这凸显出国家政策对性别平等的支持,也反映了冰雪运动从竞技向大众、从北方向南方、从男性主导向性别平等的转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哈尔滨亚冬会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性别平等意识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通过本届亚冬会可以看到女性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大国外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贡献的力量。未来仍需通过国际协作和资源投入不断打破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隐形壁垒,缩小亚洲女性在冰雪运动普及中的区域与性别差距。进一步将性别平等意识融入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内核,这既是对体育运动促进性别平等承诺的延续,也为亚洲的包容性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作者为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教授)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