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 向巴平措 (摄影:焦飞)
在“2021·中欧人权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21年6月8日·重庆)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 向巴平措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非常高兴同各位新老朋友在云端“相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人权研究会,对本次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线上线下出席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本次研讨会是在特殊背景下召开的。一年多来,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仍在肆虐,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仍面临严重威胁。会议以“新冠肺炎疫情与生命健康权保障”为主题,恰逢其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指出,疫情严重威胁着全世界所有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这一健康危机是对社会坚韧程度的考验,而人权框架是一个重要的标杆。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快速有效调动全国资源和力量,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力保障了人民生命权、健康权,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命健康权保障理念。人权理念决定人权行动,更决定着人权保障的成效。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平等无差别救治患者、拯救生命,从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到百岁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个人的生命和尊严均得到悉心呵护。中国着重做好老年人、残疾人、儿童、贫困与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的生命健康权保障。中国坚持科学施策,统筹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障人民正常生产生活。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体现了中国人民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
二是坚持把生命健康权作为疫情防控中的最基本人权。生命健康权是一项包容广泛的基本人权,是人类有尊严地生活的基本保证。《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中国坚持生命至上,将生命权与健康权有机统一,有效把生命存续、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和排除侵害等权利连为一体,对生命健康权实施全链条保护。中国积极践行联合国人权公约设定的生命健康权义务,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疫情防控举措,将感染率和病亡率控制在最低水平,用实际行动开启了人类抗疫史上生命健康权保护的新篇章。
三是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中国得到很多国家支持和帮助,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中国向80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向全球供应3亿剂疫苗。中国为受疫情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抗疫以及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20亿美元援助,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物资援助。在不久前举行的全球健康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围绕资金援助、疫苗提供、疫苗合作生产、知识产权豁免等提出新的五大举措,为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强大助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理解中国的发展,了解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与实践,关键在于客观把握中国的历史,正确看待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追求中国人民民主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已写入中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过去70多年来,中国有超过8.5亿人口摆脱贫困,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至77.3岁。人类发展指数从1978年的0.410上升到2018年的0.758,是联合国发布该指数以来唯一从低人类发展水平跨越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实现普遍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实现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充分享有人权的伟大梦想,需要汇聚中欧各方智慧和力量,需要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求同存异,需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获取动力。中欧人权研讨会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成为中欧人权领域开展交流对话、促进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形成一系列思想共识,为丰富人权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中外朋友来参加中欧人权研讨会,同时也希望与有关各方共同搭建多形式、多层次的交流合作网络,凝聚推动人权发展进步的真知灼见,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当今时代,人类命运紧紧相连,世界各国休戚与共。只有携手并进,才能不负担当;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共创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世界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增砖添瓦。
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